2)第595章 强势地位与大豆外交_超级农业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你还纠结什么?”

  贺副司长撇撇嘴:“你不觉得,嘉谷这是想绑定国家吗?”

  王主任闻言,一拍脑门:“老贺你刚进入欧亚司,可能对嘉谷的重要性不太了解。嗯,我这么说吧,单单是嘉谷在国内大豆产业链上无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不用它提出来,我们都要主动作为它的后盾。”

  “嗯?”贺副司长不相信道:“嘉谷是大粮商我承认,他们发展迅速,能有现在的规模确实难得,但要说不可替代,夸张了点吧。”

  王主任摇摇头。

  贺副司长是商务部内不折不扣的“国企派”,最是支持国企在海外的工作。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对嘉谷的看法,也不过是跟国粮集团差不多,只是名声响亮一点而已。

  但在政研室,嘉谷的多个产业群已经成为了追踪研究的重点。要说商务部内对嘉谷最为了解的人,王主任不说第一,起码也在前三之列。

  他轻咳一声,首先道:“嘉谷从远东运回的大豆就不用多解释了吧?”

  贺副司长点点头。就拿去年的数据来说,中国从国外进口大豆5000多万吨,其中,远东供应了1000多万吨,占了其中的20%……这可以说全是嘉谷的功劳。

  一粒大豆的价值有多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千亿粒大豆积少成多,却可以成为国际贸易中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也是贺副司长认为的嘉谷的依仗之一。

  但王主任只是简单一提,就将话题转回国内:“很多人都关注到嘉谷在远东种植大豆的亮眼成绩,却忽略了嘉谷对于国产大豆的贡献。”

  “今年黑省的大豆种植面积稳定在5500万亩,总产量近990万吨,种植面积为全国的一半,产量却超过了全国的一半,成为国家最重要的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基地。”

  “但你要知道,就在几年前,黑省大豆种植面积都在节节下降。归根到底在于高成本低收益——国有农场可以通过大规模、标准化的种植实现高亩产高效益,但普通农户的大豆种植水平却是千差万别。”

  “要破解日益增加的大豆需求与有限的耕地面积之间的矛盾,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无疑是提高国产大豆的亩产与品质。其中,嘉谷对国产大豆的扶持是国产大豆产业崛起的分水岭。”

  “事实上,与高亩产、高出油率的美国转基因大豆相比,嘉谷已培育出品质相当、甚至更高的非转基因大豆品种。譬如高油脂大豆“嘉豆3号”的脂肪含量达25%,高蛋白大豆“嘉豆9号”的蛋白含量达48%,均超过美国进口大豆的平均水平。在部分地块,亩产甚至超过300公斤,远高于美国转基因大豆的平均亩产……”

  这是贺副司长第一次了解到的,一时间听得眼前一亮:“这是真的?”

  王主任点头:“还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