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2章 联合拥抱节水时代(3/4)_超级农业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不想培育出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

  直至齐政都有点不耐烦了,决定向其展示一下嘉谷的技术实力。

  ……

  天叶公司工程师温化堂受邀来到嘉谷总部的嘉谷实验室。

  眼前是一个镶嵌在墙上的大屏幕。屏幕上,条块状的农田像俄罗斯方块,绿色的是玉米,黄色的是黄豆,紫色的是玉米。映在他左侧墙上的投影,显示着更多的细节,山川、河流、道路和田埂,还有作物长势、气象状况等。随着鼠标挪动,就像坐上直升机进入一段短途旅行,几千亩农田从脚下匆匆远去,眼前的动态尽在掌握中。

  平台开发总工程师高鹏对看得眼不转睛的温化堂介绍道:“这是我们嘉谷自主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农业平台,能结合气象数据、低空光谱图像、卫星遥感图像、物联网数据、历史作业数据等,建立农场‘天上-低空-地上-地下’的立体监测与作业模式,构建生产管理立体化、智能化大数据云平台。”

  几年前,他创立的气象服务企业被嘉谷收购,在嘉谷的鼎力支持下,终于研发出了一个功能较为完善的数字化农业平台。

  他自豪地说道:“平台还可以有更多的应用。如果我们合作,可以将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融合进来,真正实现了作物生长环境全程多终端监控、远程水肥灌溉控制、农业大数据采集等功能。”

  温化堂还有些发愣,他真的想不到,嘉谷在农业数字化管理的探索上走得这么远了。

  但嘉谷实验室给他的打击还不止一点。

  一事不烦二主,高鹏继续带他参观了嘉谷的一项滴灌技术研究——“浅埋滴灌”。

  这是蒙省一位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提出的设想,嘉谷实验室听说后,双方进行了联合研究。

  “通过膜下滴灌与浅埋滴灌对比试验,技术人员发现覆膜与不覆膜对农作物产量没有太大影响。覆膜滴灌技术需要农民对孔、引苗,一旦对孔有偏差,苗就出不来,我们就想怎样可以去掉覆膜进行滴灌。”

  “虽然还没有取得成功,但已经取得了多项专利成果。而一旦研发成功,膜下滴灌将升级成无需覆膜、只铺软管,节水、控药、控肥、控膜全部做到了。”高鹏侃侃而谈。

  温化堂更是面色大变。相比于数字化农业平台,浅埋滴灌技术对他的冲击更大。这堪称是种植业的一场革命,一旦成功,对膜下滴灌的冲击不必多说。

  高鹏淡淡一笑,研发困难当然还有不少,而即使研发成功了,嘉谷体系也没有灌溉设备生产能力,这也是嘉谷想要与天叶公司合资的原因之一。

  “还有针对山地(红豆杉)的移动共享山地滴灌系统的研究、利用风能为灌溉设备‘加油’的研究……”

  温化堂头都大了。他不由得苦笑,看样子,这下不是嘉谷想要合资了,而是自家公司需要求着合作了。

  不出所料,温化堂带回去的消息让天叶公司如临大敌。

  双方正式开始了合资生产的谈判,并且很快地达成了一致——因为嘉谷出乎意料地做出了让步。

  嘉谷农资与天叶公司合作成立合资公司,联合研发生产新一代的节水节能灌溉设备;合资公司由天叶控股,但凡是嘉谷体系自用的灌溉设备,必须是最低价的。

  嘉谷农资的杜为民曾在谈判前问齐政,明明我们占据了优势,为何反而要让步?

  齐政一笑:“嘉谷虽然致力于成为国内行业内的领导者,但并不是说要在各领域取得领先,这并不现实。最佳策略是整合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资源,与不同专业领域的企业实现合作,形成商业战略联盟,才具备真正的影响力。”

  “既然是合作,皆大欢喜是最重要的。我们有便宜先进的灌溉设备可用,天业公司保持行业龙头地位,联合拥抱节水时代,难道不好吗?”

  ……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