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5章 沙漠“人造”风场(4/4)_超级农业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骆工程师是嘉谷聘请的风资源调查兼风电场设计团队的领队。无论是从嘉谷的知名度还是从沙漠的开发计划来看,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一个不好惹的土豪。

  面对这种土豪,最好是老实点。

  因此骆工程师首先丑话说在前:“齐总,您应该知道,风在自然界一直处于变化状态的,在不同年份其特征并不相同,一个地区少风年与多风年的风能也相差甚远。因此,评估某地的风力资源潜力,没有长期的统计数据作为参考,其趋势特点是很难说完全正确的。我们也只能按照现有的测风资料,提供风电场的设计方案!”

  齐政理解地点头,风资源跟气象预报一样,永远存在广大人民群众希望100%精准预报而“臣妾做不到”的人民内部矛盾。即使有长期的统计数据作为参考,行业里目前也存在着不少力有不逮的困难。

  骆工程师看到齐政理解,才露出了一丝笑容。

  大概是见齐政不难相处,在等待初步数据的时候,他主动向齐政普及一些风电的常识:“国际上规定年平均风速6、7、8m/s,分别为一般、较佳、最佳风电场。而我国上千个台站中,年平均风速在6m/s以上仅几十个,除高山站外,所剩无几,选址问题仍是很突出的。老实讲,沙漠风电场我还是第一次接触,希望能找到一个较好的风电场选址。”

  “风力资源的优劣,直接影响风力发电量,从而影响其发电成本。要知道,风能是风速的3次方。也就是说,风速相差1倍,风能相差8倍。所以,选择一个好的风电场风速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风能利用中需要考虑到风速的稳定性,因此在选址时尽量要求不要有过大的风速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另外,对于风力机而言,除了风资源条件较好外,总希望有比较稳定的风向……”

  骆工程师最后说道:“从目前大量运行风场案例分析来看,完美的风场基本是不可能的,多数风电场总有一些机组属于低效资产或者亚健康状态运行……”

  还没说完,手下就给他送来了一沓资料。

  他有些意外:“这么快就有目标了?”

  打开资料一看,“呃……嗯?”

  齐政问道:“怎么了?”

  骆工程师脸色有些复杂地说道:“呃……好像找到了一个风资源条件不错的风场?”

  “那真的不错!你们效率可以呀!”

  岂止不错?目前的数据简直堪称完美!骆工程师在心里咆哮道。

  8m/s的平均风速,最佳风电场的标准;风速季节变化不好说,但日变化极小;风向极其稳定……特喵的,还能更完美吗?

  虽然被打脸,但他高兴的情绪更明显,毕竟,能碰上一个最佳风电场简直可遇不可求。当然,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才能判定风资源的具体情况,但起码有了一个目标不是?

  这时齐政问了一句:“对了,那个风场在哪?”

  骆工程师不疑有他,指着山麓的方向:“就在那边山麓地带。”

  齐政微勾嘴角。

  “天罡无极阵(三阶)触发,主金水两系,范围:方圆250公里。效果:极压,生风。能使控制气压,风生水起。”

  哪有什么“完美”的风场,只有“人造”的风场。

  之前为了对抗风沙的灵阵,齐政转换思路后,被用来“控风”。

  这样不仅能在某个区域形成稳定的风场,更妙的是,灵阵更省力——能量是不会凭空消失的,与其硬碰硬对抗风沙,不如微调成稳定的风力,既不会形成大风沙,又能稳定开发新能源。

  有了稳定的风场,风电绝对是最清洁的能源了——制造风车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也最小,相对于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电池板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剧毒物质。

  一座座“风车”如森林般矗立,叶片缓缓转动,其实也很美不是?

  能巧妙利用沙漠自然资源禀赋,充分实现生态化开发,不仅为嘉谷的沙漠开发增添筹码,齐政也希望借此为沙漠的自然资源利用,定下一个基调:节约利用!

  如果管理不到位,节水意识不加强,他费尽心思调再多的水资源回国,都是不够浪费的。

  ……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