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5章 胜利果实和一盘大棋_超级农业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合作,八个农场进入了实质谈判阶段。

  丸红商社在远东确定合作开发的农场,却是一个都没有。

  市场竞争就是这么残酷。在这场同质化的竞争中,嘉谷已经将他们远远地抛到了后面,并且得到了当地寡头的承认。

  如果全部农场谈妥合作,嘉谷明年在远东可以开发的土地达到180万公顷,是今年的三倍。

  在合作中,远东寡头们以土地入股,多是在51%-55%之间,与瓦西里的承诺差不多,负责疏通上下的关系与大豆货物的出口运输作业。

  嘉谷还是提供种子、生产管理等投入,同时随行就市收购所有大豆。

  ……

  哈巴罗夫斯克。

  远处一望无际的荒野上,农场工作人员驾驶着超大型整地机,身后肥沃的黑土正顺着机械犁片翻滚——明年,这里将成为新大豆田。

  齐政和张泽宏漫步在这个占地五万公顷“小型”农场内,看着荒置的土地被重新开发。

  “远东地广人稀,目前尚有超1亿公顷耕地正等待外来投资者开发。作个假设,如果嘉谷将远东地区开拓成为优质农产品原料种植区,哪怕只开发十分之一,都有亿亩,已经相当于黑省耕地的三分之二了。从目前的产值来看,亿亩地大豆产值超过600亿元。若进行深加工,产值大约能翻3倍,达到近2000亿元。”张泽宏憧憬道。

  齐政翻了个白眼:“想太多了。不说远东所谓的1亿公顷耕地有多少是荒地,需要多少巨额投资才能开发出来?我们在远东的扩张也不是没有限度的,扩张到一定的规模,我们遇到的阻力必然会增大。”

  “老毛子再贪财,也不会让我们控制远东的大部分耕地。我估计,这个临界点在500万公顷左右。”

  张泽宏“嘿嘿”一笑,知道齐政说得在理。

  别看老毛子现在对嘉谷欢迎备至,那是因为嘉谷能给他们带来丰厚利益,而且嘉谷在远东的实力比不上本土寡头。

  但等到嘉谷的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双方实力开始失衡,他们必然会限制嘉谷的扩张,甚至会引进其他的势力以制衡嘉谷。

  张泽宏就嘀咕道:“不管怎么说,等我们达到被限制的规模后,我们在远东的大豆产业估计都成为远东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了,这对远东的贡献是不是太大了?”

  齐政目光幽远:“大吗?这可不一定。”

  大豆产业之于远东,既是动力又是枷锁。

  说是动力,是因为大豆种植业会带动周边地区许多产业的发展,但是这种影响更多的是垂直式的,而非水平式的。凡是与大豆出口经济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和出口加工业等都能得到快速发展,反之则并无明显变化。

  至于枷锁……

  “大豆归根到底还是一种资源,俄罗斯可以说成也资源,败也资源。”

  “大豆出口收入大多进入了少数寡头的腰包中,同时进一步加强远东对资源出口的路径依赖。毕竟这个来钱容易,躺着挣钱。但赚过了容易的钱,就很难再像我国一样沉下心来,一个一个产业地突破,并最终逐渐实现产业升级。”

  “同时,通过这种农业—资源的深度贸易捆绑,将远东地区作为优质原料供应基地,黑省对俄口岸将由传统小额边境贸易直接升级为大宗农产品原料进出口与加工基地,面向全国、全球输出,黑省的产业结构就此发生巨变。”

  “你说,这是对我国的贡献更大,还是对远东的贡献更大?”

  张泽宏已经目瞪口呆:“卧槽,原来我们在下这么大一盘棋!”

  齐政莞尔:“集团已经着手在对岸的抚远市黑龙江畔建粮食专用码头及大豆加工厂,今后远东大豆产量上来,粮食将大量回流,水路对大物流来说更节约成本。”

  嘉谷集团计划以哈巴罗夫斯克为基点,以新建的抚远码头为起点打通江海联运物流体系,让源自远东地区的百万公顷大豆基地初级及精深加工大豆产品,销往国内南方甚至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张泽宏说得没错,这是一盘大棋。

  这是经济上悄无声息的渗透。远东的寡头们以为嘉谷只是要大豆,迟早有一天,他们会发现,嘉谷要的,是远东的“殖民化”。

  ……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