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1章 南北双粮的对峙_超级农业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嘉谷的水稻加工基地建设了稻壳、米糠两条水稻深加工产品线

  稻壳首先用来做生物发电的原料,燃烧之后的稻壳灰中则可进一步提取活性炭、白炭黑等化工产品。

  米糠就用来加工米糠油,而米糠油加工过程中的米糠粕则可继续深加工提炼米糠蛋白、膳食纤维、肌醇等高附加值产品。

  “白炭黑的市场价格在3000元/吨左右,主要用于饲料、添加剂、塑料鞋底行业;稻壳灰的另一种提取物活性炭则主要是作为吸附剂存在,市场价格在4500元/吨左右,同时还可用于豆油加工过程中的脱色、脱染。”加工基地的技术负责人介绍说道。

  王昱业也认为,按照深加工基地现在开发的产品以及实际深加工水平来算,能使每吨水稻增值400元左右。

  “米、电、油、灰,再加上糠蜡,水稻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之后,嘉谷粮油的营业收入提高十个点,这样有利于补偿大米市场低迷带来的亏损,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王昱业充满信心说道。

  ……

  另一边,与嘉谷将水稻深加工“吃干榨净”的产业模式截然不同的是,益海集团是靠规模战和价格战取胜。

  因为我国相对薄弱的粮食物流体系,给国际粮商在粮食仓储、运输等环节的布局提供了空间。

  控制了粮食物流,就可以把掌握粮源的优势延伸到加工和销售领域,增加对整个市场的掌控度。

  此前,益海集团在国内共上马二十多个粮食加工厂,有些是新建,有些是在收购的基础上扩建、改造,地域覆盖长江中上游地区。

  目前,益海集团正在华北粮食主产区依靠基层粮库建立粮食收储网络,并在嘉谷粮油和江右省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后不久,这家国际粮油集团又在鲁省建立起华北地区最大的面粉加工及物流基地。

  益海集团喜欢在国内企业已经进驻的地方,开设面粉加工企业,然后利用掌握的优质粮源以及低价策略,挤压国内企业生存空间。

  选择在国内面粉企业已经进驻的地方,一方面可以节省市场调查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与国内大型面粉企业正面交锋,加速其垄断市场的速度。

  优质粮源和低价策略,帮助这家国际粮油集团攻城略地。

  在华北,凭借基层粮库和各种经纪人形成的粮食收储网络的有效运营,建成后的面粉加工基地有了充足的生产原料,獠牙渐显。

  “益海集团的做法很明显是在走早期竞争的低价策略,不少当地小型面粉加工企业因此倒闭或暂时关闭,虽然没有技术含量,但给我们的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的。”王昱业从不敢轻视嘉谷粮油在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

  说起来倒是有趣,嘉谷和益海,这两家注定的对手,虽然基因截然不同,但在发展步调上却是神同步。

  嘉谷在南方,建立目前最大的稻谷加工基地;益海在北方,同样建立最大的面粉加工基地。

  一南一北,虽然产品品种不一样,但是却有种隐隐的遥相对峙。

  因为双方心里都清楚,大家迟早都会在市场上正面碰撞;现在的隐忍,不过是前期的力量积蓄而已。

  而在积蓄力量的阶段,国内商品粮最发达的东北产粮区,也同时被两家瞄上了。

  ……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