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七章 放人_宋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身在军伍,愁绪所致一首: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而今叶青为朝廷立下如此大的功劳,虽然不曾生白发,但也不曾赢得生前身后名,归其原因,只是因为朱熹的无端猜疑,甚至包括他自己自认为的,叶青乃是谋杀范念徳主使一事儿。

  “当年辛侍郎曾在军伍所作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而今叶某看来,或许把了却君王天下事后面那句,改成辛侍郎那句将军百战身名裂,更适合叶某。汉将李陵兵败归降匈奴而身败名裂,如今叶某却是因出使金夏两国之功而身败名裂。叶某身为皇城司统领,面对朱熹、尔等掀起的栽赃嫁祸难道不该为自己正名吗?”叶青再次对着辛弃疾反问道。

  “若是真如叶少卿所言,彭某自是无话可说,但叶少卿与金国金源郡王亦师亦友此事儿,又该如何解释?”彭龟年看了一眼被叶青连番问话,问的沉默不语的辛弃疾一眼,沉声说道。

  叶青瞟了一眼彭龟年,淡淡道:“叶某也很想知道,彭侍郎的先生朱熹跟北地学子关联一事儿,你彭侍郎做如何解释?还是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但叶少卿终究是我大宋臣子,与金源郡王相交,必然是会落人口实,而朱先生不过是一介书生,与北地学子有往来,也不过是学问之事儿而已。”洪遵难得的终于开口说道。

  “那依照洪少卿的意思……朱熹结交北地学子便是可以,而叶某便不行了?那是不是洪少卿或者是彭侍郎也跟北地有联系呢?”叶青脸上的微笑极其自然,比起在坐的三人来,倒像是他如同没事儿人一样,不过在说道最后的时候,还是耐人寻味的看了一眼辛弃疾。

  辛弃疾生于山东东路济南府,而那时整个山东东路则早已经是金人的疆域,如同很多在临安的百姓或者是官员、商贾一样,因为先辈被金人所杀或是所掠,所以从小便对金人恨之入骨。

  辛弃疾少年时便立志抗金,而后在采石大战之后与其他义军归宋,曾在军伍之中任职,也因为当初还是圣上赵构的嘉赏,一时之间意气风发,写下了不少抗金的诗词与建议,如同他那《九论》、《美芹十论》等等,而这些建议在民间倒是得到了赞赏,但在赵构还是南宋圣上的朝堂之上,却是反应冷淡。

  加上他们乃是归正人的身份,就是沦于外邦而返回本朝者、即投归正统之人,所以并不是很受朝廷的待见跟重视。

  而归正人三字,则是由魏国公史浩为相时率先提出,是南宋朝廷对于北地沦陷区投奔之人的一种蔑称。

  自从任职兵部侍郎以来,朝堂同僚背后对于他的讥讽以及小声议论,他也早就习以为常,所以辛弃疾看着叶青那意有所指的眼神,自然是知道叶青的意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