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三章 燕归梁_宋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的偏远山村开始过着乡野生活,但不论是哪种生活,其不确定性跟温饱问题根本无法保证,所以李清照时不时便会利用商贾车队,偷偷运粮或者是直接给钱,从而半资助似的养活着两三千人的队伍。

  斜风细雨楼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慢慢成立,里面有人因为被金人所摧残、或者是因为金人而沦落的家破人亡,所以甘愿入了风尘之地。

  当然,斜风细雨楼里大部分依然还是靠技艺与舞技、琴技来吃饭,像红藕、残玉、雁字、锦书这般卖身为艺的并不是很多。

  而且这些人的名字,也都是过来之后,被李清照重新更名,而后生活在了斜风细雨楼里面。

  就如这四个人的名字一样,俱是李清照根据她自己的词所得: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所以斜风细雨楼里面,像这样被李清照用词更名的女子不少。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沦为艺妓,有些人完全是迫于无奈才不得不以为之。

  毕竟当这些孤儿寡母、失去丈夫的女子,孤苦无依的到了南宋之后,在没有壮劳力保护的前提下,南宋同样是不会有多待见她们的。

  毕竟他们不像从北地逃过来的壮劳力,对于朝廷有着诸多的贡献,而她们于朝廷来说,只能是张嘴要饭,徒增南宋的压力罢了。

  而且随着烟花之地成为上至皇室宗亲、中坚文人士子、下至贩夫走卒都流连忘返的地方后,朝廷便出台了一条硬性规定。

  朝廷的赋税有一大部分都是靠酒水来贡献,所以自太宗起就有了官卖酒的制度,到神宗时期,更是有了设法卖酒之风。

  而所谓的设法卖酒,最初便是分摊给了风月场所里的中坚力量:妓女,由她们来诱使人们买酒、饮酒。

  原本最初以为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时,但接下来发生的却是谁都没有想到,倾慕者竟然为了获得名妓的青睐,排队买酒之余,竟然还有大打出手者,甚至惊动了禁军出场镇场子。

  随着人们渐渐习惯了这样的促酒方式后,才渐渐取消了禁军的镇压,只是即便到了现在,有时候依然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两拨文人士子、清雅墨客为了画舫里的名妓,要么价高者得,或者买酒多者得。

  回到家的叶青,坐在桑树底下的躺椅上,卖弄似向白纯跟锦瑟解释着,风月场所里的卖酒习惯,这与后世的酒托倒是基本上一摸一样儿,只是后世酒托被人唾弃,而这里的“酒托”,却是遭人追捧。

  他原本以为白纯与锦瑟,指定不知道这些事情的,但不想说完后,换来的却是两人流露出来的不屑。

  “这个早就有了,临安城内还是西湖之上,经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