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1章 君臣心思_唐时明月宋时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制造出许多改变百姓生活的新物品,那任何一个朝廷,都需要这种实用人才啊!

  物品繁荣,代表着商贸与经济,哪怕是奢侈物,也能收割天下富甲乡绅、权贵公侯的钱,赚回国库,供朝廷使用,这是一条赚钱之路了。

  以前他并不知晓苏以轩有这些格物能力,此时得知了,加上赵普的提醒,心中自然重视起来。

  赵普微微一笑,他的建议只要合理,官家赵匡胤一般都会接纳,因为二者之间,交情太过深厚了。

  他和赵匡胤第一次见面是滁洲会,二人结识后,引为知己,交情莫逆。后来赵匡胤兄弟领兵在外,赵普为赵匡胤的卧床父亲,在床榻侧侍奉多月汤药,替赵匡胤尽了孝道。

  后面的七计定陈桥,发动陈桥兵变,再到杯酒释兵权,赵匡胤的许多关键大事,都是赵普在出谋划策,有他的身影参与其中。

  就在今年,赵匡胤稳定宋国局势后,罢免了后周延续到宋的三位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这三位都是后周柴荣托孤大臣,陈桥兵变后,众多后周大臣被控制,范质等人身为平章事,后周的宰相,受到威胁,不得不被迫拥立了赵匡胤。

  如今赵匡胤平定了后周将领的一些作乱,稳定国内形势,驾驭了朝中大臣,这才一次性把朝中三位宰相全部罢免,任命赵普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将赵普扶上了宰相位,而且是独相!

  这些年,赵匡胤毕竟武将出身,脾气动辄会暴躁一些,也多亏赵普在旁出谋划策,时常劝慰进谏,这才使得赵匡胤能够处事越来越成熟,如今成为九五之尊,对赵普更加倚重,只要他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俱会重视一番。

  赵匡胤沉吟道:“朕会让武德司在江南的谍网,密切关注此人动向,以及唐国变化的!”

  “陛下英明!”赵普笑着鼓励,虽然平时多称呼官家二字,但是有时候,称呼陛下会显得更加郑重。

  赵匡胤放下诗文集,目光看着赵普,问道:“这宰相上任一个月了,都适应了吧?”

  赵普客气道:“回官家,臣还在适应中,管辖六部,兹事体大,毕竟臣以前并无此经验。”

  “哈哈哈!”赵匡胤爽朗一笑,说道:“你瞧朕,以前也无做天子的经验,这不是也做的有模有样,而且朕还要做的更好,比肩那些史上明君不可!”

  赵普陪笑道:“臣一介凡人,怎么能够跟开国之主的天子相比!臣自知慧根与才能有限,当竭力靠后天努力弥补,做一位称职的宰相。”

  无形中又拍了一记马屁,赵匡胤哪怕是位英明神武的君主,但是被夸赞的话,谁也不嫌多,颇为受用地笑了笑。

  “给你配的那两个副手,吕余庆、薛居正,都还称职吧?”赵匡胤又问了一句。

  赵普答道:“尚可,能力与才学,都还过得去。”

  赵匡胤说道:“朕曾单独召见过二人,跟他们提过了,不让他们掌管大印,不准他们作为朝臣的领班,不可单独上奏,只作你的副手即可。以后朝中的大小事啊,就咱们君臣俩定就行了;到时候,你写个奏章,朕给你画圈批红,通过就可以了。”

  赵普内心苦笑,这未免过于轻率了,虽然感激赵匡胤如此器重他、信任他,但是却不敢受命,拱手道:“官家,这可不妥,皇帝不能只画圈批红通过,朝廷各种诏令有规章制度和流程,万不能就只有官家与臣两个人,便定天下之事。”

  赵匡胤见他说的义正言辞,微微点头,方才也只是半句玩笑话,表示自己对赵普的信任,既然对方如此识得大体,知进退,不骄不躁,倒是让他颇为满意。

  PS:第219章暂时屏蔽了,需要等复审解出来,请大家莫急。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