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81章新民新居新设计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亡的亡,剩下的都是一些不太成气候的,所以川蜀原本在南蛮方面上的困难降低了,现在就是汉家,或是汉化的这些地方乡绅大户了。

  治大国如烹小鲜。

  小心翼翼的求证,但是在操作的时候就不能手抖了。

  准确到位。

  这里将建成作为南中变革发展的第一个『示范村』。

  嗯,这个『示范』之词,骠骑所用极佳。

  江阳。

  顾名思义,这里有山也有水。

  站在此处,诸葛亮就可以看见在不远的山坡上,有三三两两的马正在山坡上悠闲的吃草。

  原先诸葛亮对于川马和滇马多少有些看不上眼,毕竟在长安看多了那些西凉的高头大马,但是现在到了川蜀之中之后,诸葛亮对于这些矮小的川马和滇马却开始有些上心了。

  因地制宜,这些川马滇马已经习惯了川蜀南中的地形,所以对于这个地方的百姓来说,这就是好马。西凉大马当然也不错,但是要遇到山林,在崎区的道路上反倒是不如这些川马滇马来得灵活。

  西凉大马庞大的身躯容易卡在某个川马滇马能够顺利通过的地方,较短的皮毛也容易被山林之中的树枝和灌木的荆棘划伤,而川马和滇马毛长皮厚就没有这方面的困扰。

  这就像是在长安之中的民居模式,不一定能够在川蜀之中适用一样。

  如今诸葛亮想要推动的『撤寨立乡』,就是他自己的东西。从骠骑斐潜那边学来,但是更进一步的东西。

  南中的那些大户愿意配合自然很好,不愿意的话,诸葛亮也不介意展开第三次的『肃正协议』……

  巴中,巴东一带,氐人賨人的势力大幅度削弱,已经逐步的在进行迁徙了。

  起初徐晃还有些担心准备的迁徙民众营地不够用,但是诸葛亮过去了一趟之后,不仅是给徐晃理清了思绪,并且也指导了巴东的这些官吏究竟应该如何操作。

  其实就是诸葛亮当年在武关学来的本领,滚动式的推进,每一波的难民前来,各自官吏组织分工,只做自己分工的这一项,而总管则是查缺补漏,从药物到衣物,从食物到器物,一波走了便是下一波,直至将巴中巴东的流散人口统统清理一遍为止。

  至于粮食的问题,其实诸葛亮并不太担忧。

  成都这些年收成都不错。

  关键是粮食要用在实处,若是上下贪腐,偷盗私卖,便是调拨多少粮草也是不够的,但如果能真切的用在民众身上,哪里需要一波又是一波,然后民众只听见响声就是见不到雨?

  『记一下,』诸葛亮吩咐道,『在那边,可以移植一些桑树。』

  小吏站在诸葛亮的身侧后半步,一边用笔记,一边问道:『从事,都种桑树么?其余的树要不要也种一些?我看成都水渠边上有种柳树的,好看……』

  诸葛亮摇了摇头,『若是以后百姓觉得要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