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2章 夜会袁术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早就已经歇息,却被人叫醒,说是刘表副使伊籍拜见,心中除了有些不快之外,更多的还是比较好奇,半夜偷偷登门拜见,这是刘表刘景升另有安排啊,怪不得日间的那个出使公文,一板一眼平淡得就跟白水一般。

  厅堂之中,燃起了十几根火烛,亮堂堂的如同白日。

  袁术在偏厅接见了伊籍,见了面,双方见过了礼,袁术便眯缝着眼,将嘴角向上拉扯出一个幅度,使面容看起来是在笑一般,说道:“机伯此来,可有妙事?”——虽像是开玩笑一样,但是也些许表示出袁术被吵醒的不爽,你个伊籍伊机伯要是没有什么好事要告诉我的话,哼哼……

  伊籍肃容拱手而道:“正是为将军大业而来。”——伊籍也没客套,直接进入正题。作为一个标准的说客,伊籍的耸人听闻技能是点满的。

  “愿闻其详。”袁术正了正面容,说道。

  “今朝政阍闇,董贼暴虐,天下黎民,无不倒悬于水火,正急待将军解救也。吾主感怀将军忠义,原欲附于将军尾翼,奈何荆襄之地纷争不定,内有蠹吏不尊王法,外有宗贼荼毒乡间,实心有余力不足也。”——伊籍一番话既表明了立场,也说清楚了刘表的困难,实际上就是一句话,刘表刺史不是你的敌人而是你的朋友……

  当然这样空口白牙的话,袁术也是表示有限度的接受,便说道:“刘荆州忠于社稷,令人钦佩。术力小人微,未敢擅言国家大事。”——袁术特意说什么“擅言”的意思就是没有什么实际的东西光“擅言”谁不会啊?

  伊籍自然是听明白袁术的话外之意,便从怀中掏出刘表所写的书信,说道:“此为吾主致将军之信,还请将军阅览。”

  立有侍者将信件接过,转呈袁术。

  袁术看了一眼伊籍,然后将信件拆开,凑近了火烛,看了起来。

  书信并不长,所以袁术一会儿就看完了。袁术将信件置放在桌案之上,虽然面容上没有任何变化,但是目光却微微有些闪烁。

  此封书信确实是解决了袁术的后顾之忧,袁术本身就欲北上,但是也一直在担心南面的刘表会有什么小动作,毕竟南阳郡的地盘不大,没有任何的战略纵深,因此若是袁术带军北上,却被刘表抄了老窝,那简直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机伯为何不呈此信于公堂?”袁术沉吟半响,忽然问道。当然,袁术问伊籍的话并不只是问伊籍为什么不白天拿出这一封信来……

  伊籍从容答道:“吾主行文于公堂,乃全国之理也,私信于将军,乃救民之义也,并不相悖。”伊籍同样的,也是话里有话的回答了袁术的提问。

  袁术点了点头,然后笑道:“此事甚大,且容斟酌一二,再行答复,可否?”

  这是自然之意,伊籍没有逼迫袁术立刻要给答复的想法,也没有这种道理,所以也就告辞退下了。

  袁术坐在桌案之后,用手指轻轻敲击着刘表的书信,心中不停的在盘算,随后便让下人去唤杨弘和阎象来,虽然这件事情袁术已经有点想法,但是毕竟是大事,也要听听手下谋士怎么看的……

  三国演义中袁术长史叫杨大将,多半是罗老先生看错了,就和我之前将伊机伯看成了伊伯机一般。

  后术死,长史杨弘、大将张勋等将其众欲就策,庐江太守刘勋要击,悉虏之,收其珍宝以归。——《孙策传》

  很多古文都没有断句的符号,罗贯中看漏了【弘】字,于是他看成了【长史杨大将张勋等】,故而他在演义中将袁术的长史命名为杨大将……

  近期牵扯的人物会越来越多,很不好写,所以多理解……我想各位大大也不想看什么斐潜站在一旁,看着华雄砍杀无数,然后跳将出来推举关老爷上去爆了华雄之类的吧……

  另外,若是没有收藏本书的大大也帮忙收藏一下,表示最近收藏的增长有些少啊……甚是心忧……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