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四章 中西结合_南宋不咳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班牙大帆船的构造如数家珍。大家在老鼠超人号上休息的时候,洪涛就和这对儿老头聊过有关造船方面的事情,当时洪涛还以为古代造船的龙骨都是整根大木头呢,想造大船就得先去找大树,结果遭到了普约尔兄弟的耻笑。

  原来到了15世纪之后,欧洲的造船工艺就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十字军东征虽然最终也没胜利,却让北欧各国的船只进入了地中海。结果南欧这些国家一看,咦,你们的船和我们的不太一样啊,得,咱们大家交流交流吧。一来二去,北欧挪威人、瑞典人的造船技术就和南欧法国、意大利、希腊的造船技术融合了,再加上从阿拉伯人那里偷学来的一些东西,威尼斯人率先造出来一种更适合远航、体型更大的帆船来。这时候,原本限制船只体型的龙骨问题就被解决了。

  欧洲人使用一种斜向的卯榫结构,加上外龙骨和内龙骨这种三层复合的方式,成功的把一整根帆船龙骨变成了由三段接合的状态,且坚固程度一点不损失,反倒强了不少。这样一来,帆船就不再受限于龙骨木料问题,欧洲的大帆船从此就越造越大、越造越变态,也慢慢的越走越远、越来越强大,逐渐霸占了海洋,进而开始了他们从全世界抢夺资源的殖民时期。

  而这种龙骨的建造结构,普约尔兄弟不光有图有真相,还有试验来证明。碰上洪涛这么一个杠头之后,兄弟两人亲自上阵,用一根14英寸的方木给洪涛现场演示了一遍如何进行三段连接。这个试验的结果让洪涛哑口无言,经过这种斜隼拼接的龙骨确实毫不损失坚固度,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更结实、更经济了。因为你可以选择质量更好的木料来拼接,不用再忍受整根大木上有某些瑕疵。原本不能当成大船龙骨的木料,现在只要质量够,粗度够,就可以变成龙骨的一部分,成本是直线下降啊。

  这么好玩的事情,洪涛必须亲手尝试尝试,所以他自己也试了试这种斜隼拼接法。说实话,洪涛虽然干什么事情都没长性,但他的动手能力确实没的说,只失败了一次,都没去请教普约尔兄弟,光分解了他们俩完成的那根成品,就自己把三段拼接龙骨做了出来,效果咔咔好。

  另外洪涛还有一个本事,那就是对所有他好奇、他喜欢的玩意,学过就不会忘,能记一辈子,但正经事就没这么好记性了,隔天、甚至转头就忘。有了这次试验和亲手成功的经历,斜隼拼接法就已经成了他记忆中的一部分,只要活着就忘不了。

  那这个办法为何不用在探索者号和第二艘新船的制造上呢?很简单,洪涛对温老二和温老大一家人还不太放心,就像那张海图一样,他只会一点一点的教给身边的人,通过时间这个试金石慢慢试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