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七章 远航利器_南宋不咳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规和一把直角尺。洪涛没告诉金匠这是干嘛用的,金匠也很懂规矩,不光一个字儿不问,还主动帮洪涛藏起来不让别的人看到,直到把它们交到洪涛手上才算有了交待。

  有了这几样东西,洪涛就能做出他的航海导航利器,六分仪了。六分仪的整体结构是个扇面,准确说是圆的六分之一,在圆心上加一个可以活动的指针状握臂,叫做活动臂。扇面的圆弧上会有刻度,活动臂上有齿,与扇面的齿咬合,由洪涛自己用鲸须和鲸骨雕刻而成。扇面的两边固定上一面小镜子和一个望远镜,圆点附近再固定一面镜子和活动臂相连,基本就是一个完整的六分仪了。

  圆点上的镜子就是普通镜子,叫做目标镜;另一块镜子后面只有半块银板遮蔽,等于是一半镜子一半透明,这是地平镜;再加上一个望远镜,构成了一个三角形,这就是一架很不错的六分仪了。

  这个玩意怎么用呢?首先你要有一定的几何基础,可以熟练使用三角函数公式。然后把眼睛对准望远镜,通过对面那个一半透明、一半反射的镜子,让海平面正好和透明那一半重合,再小范围转动活动臂,带着远点上的目标镜寻找,找什么呢,找太阳和你要观察的星星位置。

  当你看到目标镜里发射到半透明镜上的太阳或者星星位置和海平面重合了,OK,记下活动臂中心指示在扇面上的准确刻度,这就是太阳与你这个位置上水平面的夹角了。有了这个角度,就可以根据太阳赤纬度数来计算你所在位置的准确地球纬度了。

  不过这个方式还有个小瑕疵,因为在船上使用的时候肯定有晃动,不能找准六分仪的水平。那咋办呢?好办,这时候你只需要小幅度摇动六分仪,让通过两次反射之后看到的太阳图像来回摆动,当太阳在镜面里处于最低点的时候,那就是六分仪水平的状态。

  但这还不能保证读数一定准确,没关系,你多测量几次啊,隔一分钟就读一次读数,然后取中,基本就应该比较准确了。这个办法只能确定一个大概的纬度,你不能要求精确到分秒不差,其实就远洋航行来说,分秒之间的误差并不是很碍事。使用六分仪要确定的只是航向是否正确,并不是**要命中的目标,些许误差可以忽略。一般在船上,不管是船长也好或者领航员也罢,每天都要至少观测两次,发现误差就修正航向,通过不断观测、不断修正,才能抵达你想要去的位置。

  有些电影里演过,说是领航员或者船长搞错了坐标,结果船只偏航甚至迷航了。那都是瞎扯淡,除非他连着失误了好几天,否则顶多几个小时就能反应过来。就帆船而言,几个小时才走了多远?海图干嘛用的?每隔几个小时船长或者领航员就要在海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