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9章 铸剑大师_正阳门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功劳“威服三军”,而被封为“大将军”,他的子孙世以铸造为业,欧冶子也成为欧姓的始祖。

  而另一位铸剑大师就是干将莫邪夫妇了,他们的故事传说最多的就是为铸剑献身的事了。

  铸剑大师干将是与欧冶子同时代的人。干将姓干名将,而莫邪就是他的妻子。

  有传说干将是欧冶子的师弟,有说干将是欧冶子的徒弟,更有说干将是欧冶子的女婿,莫邪则是欧冶子的女儿。

  不管是什么关系,干将也同为春秋末年、战国初期的一位铸剑大师是无疑。

  干将莫邪和欧冶子的命运相比,干将的命运是悲怆的。

  欧冶子因为铸剑的功勋被封为大将军,而干将却因为铸剑夫妇双双为此丧命。

  周树人专门为干将莫邪的故事写了一本,名叫铸剑,又名眉间尺。

  说的是干将铸剑,久铸不成,他的妻子莫邪提出了一个建议,说他们的师傅在铸剑时,也有过铸不成的情况,最后师傅师娘双双跳入熔炉,剑乃铸成。

  于是莫邪效仿其师,也跳入了滚滚的熔炉中,于是剑乃铸成,雄剑叫干将,雌剑叫莫邪。

  后来干将献剑被国王所杀,干将莫邪的儿子“赤”替父报仇,在一个侠客的帮助下,终于使楚王丧命汤锅。

  剑铸不成用人身助燃,古代多有传说。但用活人祭剑,到底有没有作用?

  如果拿现代的理论来说,可能也有一点点作用。

  因为古时用炭火铸剑,而炭火的温度不足以达到铁的熔点。人身多脂肪,可以起到增温的作用。

  如果在熔炉里加入牲畜之肉,可能也有类似作用。

  但古人又认为动物没有灵性,只有人是百灵之长,所以将身以代。

  用生命的代价铸一把剑,这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铸出一把名剑,真的是殊为不易。

  但从欧冶子铸剑的经历来看,人家也没有跳入火海,不也造出八把名剑吗

  这就可以看出并不见得用干将莫邪的方法,才能造出名剑。

  所以,就连当时命令铸剑的楚王,对人跳进去熔化才能铸成宝剑也是心中存疑的,他问:“夫剑,固能有精神若此否”。

  而徐夫人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铸剑大师,不过历史上和传说中都对他少有记载,所以一般没有知道这么一位铸剑名家。

  “勇者之剑。”

  岳正阳也没有听说过这把剑的事情,他看过的古书籍里没有记载过。

  难道这就是荆轲刺秦王用的就是这把剑,可是他只听说荆轲用匕首啊。

  岳正阳翻遍脑海,突然想起他看过的辞海曾有这样的解释:短剑,剑头像匕,呈半圆形,犹如饭匙,故称为匕首。

  可是自己这把青铜短剑和辞海中解释的形状有点出入啊。

  如果自己手中真是荆轲的那把匕首,那就要小心点了。

  岳正阳不得不重视这把青铜短剑了,因为对荆轲刺秦王用的匕首,他也不敢大意啊。

  不是因为这把匕首名气大,而是这把匕首太歹毒了。

  岳正阳忘了从哪本古书里看过,那可是记载了荆轲用的匕首,锻造过程之残忍,细想一下,岳正阳不由的全身发寒。

  那段记载是这样说的:“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装为遣荆卿。”

  这里的太子就是燕太子丹,而“使工以药淬之”是指匕首是用毒药淬火,就是为了一剑毙命。

  而从“人无不立死者”这句话来看,太子丹和徐夫人试验匕首锋利程度和附加毒性程度时杀死的人数绝不是一个,而应当是多个。

  这里面有多少是被迫的有多少是自愿献身的,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太子丹也了刺杀秦王无所不用其极了。

  这就有了后来的荆轲刺秦王,也有了成语“图穷匕现”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王负剑”等等故事,但所以故事里都没有了徐夫人的影子。

  而徐夫人匕首却因此天下闻名,而流传他铸造的兵器有四大特点,一是天下之利;二是闻名各国;三是以药淬火;四是见血封喉。

  可是在所有人要寻找徐夫人为其铸剑的时候,徐夫人就好像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一样,消失在大众的视野。

  。VIP中文_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