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5章 出击(1)_抗战之红色军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没有找到子弹之前,或者不到关键时刻,他是不准备再拿出来用的,放进“空间”。来自未来的笔记本电脑,以及带有“未来”色彩的物品,全部永久性放进“空间”。至于香烟,则在一个人独处时,偷偷拿出来吸两口吧。当然,像望远镜这个东西,武爱华则没有放进“空间”,因为这东西随时都要用到,到时拿起来有些不方便。

  接下来,当然是兑换武器了。2支毛瑟98,200发子弹;2支驳壳枪,200发子弹。武爱华与申仁,一人一半。把枪和子弹打理好,武爱华有些遗憾,怎么没手雷呢,要是有手雷,岂不更妙!

  毛瑟98,虽然不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步枪,但却是质量最佳、性能最稳定的步枪。国产的中正式步枪就是仿制毛瑟98步枪的。1924年,毛瑟公司开始在毛瑟98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这就是著名的毛瑟98k,武爱华记得很清楚,这款枪是1935年开始装备德国陆军的,可是,这个“功勋系统”并没有这种产品。

  这一耽搁,又是十分钟,然后,二人才“全幅武装”向林秀姑等人所在的山头走去。

  对于缴获敌人36支枪支,随便轻松送人一事,在武爱华看来是本该如此的。但是,这一简单到极了的事情,到了红军那里,却变了味道。

  或者说,留守原根据地的红军,有如惊弓之鸟,任何风吹草动都让他们心惊。此时,如果要给这些红军战士一个评价,那就是坚强、脆弱而敏感。

  坚强,是指他们的革命信念;脆弱,是指他们的力量;敏感,是指他们的心理或情绪。

  话题自然是由武爱华这个横空出世的人物引起的。

  对于白狗子突然搜山到他们住的岩洞附近,连长林秀姑和战士茶妹子突然冲出去将白狗子引走,然后白狗子开枪等细节,岩洞中的12人都是清楚的。后来,刘指导员刘昌秀到达现场的情况及最终获得了36支步枪以及2000发子弹的战利品,刘昌秀也是给大家讲清楚了的。

  但就是中途,只有林秀姑和茶妹子两人在场,武爱华为何出现,为何出手,包括为何要把武器送给红军,形成了巨大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最初定义在武爱华的动机上。以刘昌秀为首的一派认为,武爱华的动机不纯,想打进革命队伍,至于暂不动手,是想放长线钓大鱼;另一派则以林秀姑为首,坚持认为武爱华没什么特别的动机,他就是对红军好,因为他是美国gcd嘛,至于在上杆岭碰上了,纯粹是巧合。可惜的是,林秀姑这一派,只有她和茶妹子两人。

  动机问题争论没有结果,后来,慢慢地转移到武爱华的身份上。那就是,武爱华到底是什么人,他说他从美国回来,他说他是美国gcd,都没有证据。

  岩洞里三个红军伤病员中,名叫钟守富,受伤前是红一军团红十二军的一名副师长。其实,林秀姑和刘昌秀留下来,目的就是照顾以钟守富为首的三个伤员,当然,实际情况是怎样,没人知道。譬如,把这些女红军留下来,也许是考虑到突围后的战斗可能更残酷。

  所以,以林秀姑为首的7名女红军,就组成了一个连,专门照顾5名伤员(其中2人已经能下床走动,能开枪了,系统认为这样的人不算伤员)。

  钟守富这人,从他的名字就可看出,原来的出生并不好,事实上他就一纯朴农民出生。但农民有农民的智慧。当两方闹得不可开交时,钟守富说话了,“林连长,刘指导员,按理说我是伤员,不应该加入你们的讨论,但是,我也听明白了一些。所以,我有些话想说一说。”

  “钟副师长,请说。”两人急忙表态道。主力部队走的时候,首长专门交待,日常作战安全由两人负责,遇到疑难问题可请教钟副师长。

  (说三句:1、本书不会是很传统的那种;2、签约协议已寄出;3、今天两更,这是第二更。)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